《风之谷》和《冰与火之歌》是科幻小说传奇杰作的灵感来源

即使你没看过这部小说,也一定听说过它的大名。

作为经常出现在科幻小说top榜的常客,《沙丘》可谓如雷贯耳,这部问世于1965年的科幻小说,自出版以来长盛不衰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,其超前的想象力和恢弘的世界观影响了后世无数的科幻作品。我们看过的很多影视作品里都借鉴过《沙丘》的设定,如宫崎骏的《风之谷》里的生态场景和物种设计、卡梅隆的《阿凡达》里纳威人对标弗雷曼人等等,甚至《冰与火之歌》的作者马丁老爷子就公开说过,他的作品里的一些灵感就来源于《沙丘》。

和业界的一片叫好相比,《沙丘》在普通读者这里反而遇冷了,豆瓣的评分不到八分,很多人给出最多的负面评价是,故事设定太复杂,看不下去,其次就是感觉故事没什么新意。作为一部写于1965年的小说,在当时看来一些新颖的设定,经过这么多年科技发展,文明进步,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确实缺乏新意。但是如果因为这些原因就否定《沙丘》的价值,实在是不够公平。

在我看来《沙丘》作品除了贡献宏大的世界观和众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外,还是一部现代寓言的传说故事,对于我们现在探讨的环保、战争、权力和欲望,宗教和种族,自由意志和宿命论,科技进步的代价等等,都进行了深刻地反思。

整个故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,这是一场因为争夺能源而引起的冒险故事。

故事一开始,我们的主人公保罗就遇上了危机,忌惮厄崔迪家族的声望的皇帝陛下,为了兵不血刃除掉厄崔迪家族,想出了一条毒计,就是把厄崔迪家族派去厄拉科斯星,厄拉科斯星也就是沙丘,这个星球盛产一种叫做美琅脂的香料,可以让人永葆青春。这个设定相当于我们的石油。厄拉科斯星的香料就好像是烫手的山芋,引起了各方势力的觊觎,尤其是厄崔迪家族的死对头哈克南家族,对方为了除掉厄崔迪家族,在雷托公爵的身边安插了间谍,并在关键时刻反水打了厄崔迪家族一个措手不及,我们的主人公保罗开始踏上了逃亡之旅,在弗雷曼人的帮助下,积蓄力量,飞速成长,等待时机复仇。

这个故事最有看点的是主人公保罗的成长过程,身为公爵之子,却不幸遭遇父亲被杀,家园被占,流离失所,面临被追杀的困境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要背着沉重的负担,负重前行。但是他命中注定是个不凡之人。在他获得预知能力后,他一度无法接受异于常人的自己,他矛盾痛苦,抗拒命运的安排,独自承受内心的痛苦挣扎,最终成长起来,率领由弗雷曼人组成的敢死队员,与皇帝的萨多卡军团在厄拉科斯星上展开最后一战,大获全胜,登上帝国皇帝的宝座。

除了精彩的故事外,作者还探讨了关于环保等当前热门的话题。据说,作者弗兰克·赫伯特是在研究沙丘生态系统的过程中,迸发出创作一部科幻小说的灵感。沙丘的原型来自于地球,香料的概念又同石油如出一辙。我们为争夺资源而引发战争,对应了《沙丘》中的争夺香料引发的战争,可以说,这是一部隐喻颇多的作品,如果仅仅把它当成是一部科幻小说,就有点暴殄天物了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